《移民故事》那些移民家庭裏的中年男人

搬到雪梨一年多了,也認識了一些新移民,很多都是中年人;澳洲生活對於女人來說,泰半都能適應得很好,但是那些跟著老婆移民到雪梨的中年男人們呢?

J的先生在搬到雪梨以前,在香港政府機構做事,薪資福利都很不錯。他先讓太太帶著兩個兒子,一個女兒到雪梨來,自己在香港工作奮鬥賺錢;由於夫妻感情很好,孩子還小,兩夫妻只要一放假就是香港與雪梨之間飛來飛去,絕對的雙向空中飛人,直到去年年底,J的先生再也忍受不了與妻子,孩子分居兩地的思念,年底辭掉工作,今年年初毅然決然搬到雪梨和家人團聚。

剛剛知道J的先生的打算時,原以為J會非常高興,但是她卻非常擔憂,先生來到了雪梨無法找到工作,但是又拗不過先生對家庭團聚與親情的渴望,最後先生如期搬到澳洲。最近得知J的先生找工作確實不容易,畢竟一點本地經驗也沒有,加上在香港做慣了政府工作,也是個小小的頭,有點高不成,低不就的;所以在努力嘗試了幾個月後,J只好開始出去工作,畢竟是女人,沒有什麼頭銜負擔,能幫補家庭的事她都願意做,於是J的先生就從政府機構的小主管變成了家庭煮夫。

我不敢問J接下來的打算,因為他們正值旺年,四十不到,如果不移民留在香港,過了二十年,先生可以有非常優渥的退休金,而她自己也可以在公司爬升到一定的職位,事業前途都十拿九穩的;如今走進了移民的大隊,又不是含著金湯匙出世的富二代,雖然在澳洲可以依靠著社會福利的幫助,生活不至於成問題,但是這樣只能溫飽,不能夢想的日子,估計不是他們當初移民到澳洲的初衷吧!也許,J的先生還會再回到香港,找工作;也許他的運氣很好,最終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業工作;抑或他最後必須向現實低頭,不再堅持自己的專業工作,而是什麼工作都願意做--在澳洲,只要你願意做,不會找不到工作。這裡有多少機電工程師,轉開出租車的?有多少電腦工程師跑到超市做出納的?有多少專業人員,到最後在這裡開清潔公司,幫人清潔的?

Q來自中國大陸,先生以前是公司裡工程師,為了孩子選擇移民,他們不屬於技術移民,花了好大一筆錢才辦了應聘移民,夫妻兩人英語說不了幾句,來到澳洲的時候,都已經四十多歲了。找工作找了一年,最後決定開按摩店,剛開店的時候,那個自卑,不自在,終於在幾年來靠著開按摩店的盈餘下,買了一套自住房和兩套投資房中,得以揚眉吐氣,即便如此,Q的先生每一年回中國還是有點拉不下臉,因為眼看著自己的同學,朋友,現在都擔任高職,權高望重,再藉著這十年來中國房產的狂飆,身價不可同日而語,更讓Q的先生整日鬱鬱寡歡,有“鄉”歸不得!

這,就是中年男人移民的真實面貌。

M和先生是我在雪梨認識的第一對夫妻,也是從香港來的。他們搬到澳洲以前並沒有想很多,感覺自己應該可以試著創業,因為她們還沒有搬來之前,好多在這裡的朋友都很鼓勵他們,都支持他們,都說來了一定可以迅速創業成功,說得好像澳洲遍地都是金子一樣;結果來了以後,先是這裡的房價深深打擊著他們的熱忱,原以為離開香港那個鳥籠般的房子,可以在這裡擁有一片土地,但是屢創新高的房價,讓他們原本就不豐滿的荷包,更顯得羞澀,至於創業的熱情,也在層層困難,朋友一一退席中,變得難以孤軍奮鬥了。

在搬到雪梨十個月後,他們舉家再回到香港了。

這段時間,他們勞師動眾,租房住得比他們香港住的還貴,說是來了這裡就是要改善住家品質;還海運所有的傢俱,一副壯士斷腕的決心;也買了嶄新的車子,因為漂洋過海來生活,不能虧待自己;而且還延續香港餐餐外食的習慣,硬是不習慣飯後自己擦擦洗洗的辛苦,加上到處搗鼓新事業的各類開銷;最終最終還是得向現實低頭--新移民創業,談何容易,舉家回港了!更何況他們是已經年過五十的中年夫妻呢?

這裡開店,不想自己做,就得找人,不招人,那只有自己來了。白領到藍領的差距,不是體力上的而已,還有期望值的落差的。離開香港到澳洲不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嗎?這一天到晚看著一家小店,送貨,接貨的日子,能算是更好的生活嗎?

他們離開澳洲,再回到香港的鐵籠子,那種局促就一點都不是問題,香港於是就更美好了。

移民是美好的願景,在人的一生中,有機會可以走出家鄉,尋找屬於自己的桃花源,那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,可是現實也是殘酷的。人到中年,才開始移民,一切都要重新開始,談何容易呢?

夢想是美麗的,現實卻充滿了殘酷的事實,怎麼選擇?就看你有多少籌碼?財富是籌碼;體力也是;願意從頭開始,從低做起的決心也是。

面對夢想與抉擇,何去何從呢?

 

arrow
arrow

    千山萬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