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關於做母親的事》孩子,你們一定不要像我一樣!(2017年5月14日)

要是有人揮霍異常,他的朋友就會說“沒有辦法,這就是家庭教養,富養慣了!“

但是也會有人會說”這是小時候,窮怕了,現在有錢了,補償心理!“

所以,真的是什麼樣的家庭,一定會養出一樣的孩子嗎?

千里對於那種所謂的“家庭影響”是有我自己的看法的,因為人除了被影響外,人還可以有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,去認識自己,去找到自身的生命價值,和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在我的身邊,有太多的家庭,同樣的父母生養出來,之後的人生道路截然不同的,大有人在;所以我常常認為父母的責任不是讓孩子複製我們的一生,又或者讓孩子成就我們沒有成就的。

性格決定命運。

有些父母在孩子萬般不成才之後,他們會非常宿命地說“一切都是命啊!”是的,性格決定命運,但是我也相信孩子的性格在某種層面上,是可以被改變的;亦或者孩子可以透過對自己的認識,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業發展,這對他的一生也是十分重要的。

如果在我們的孩子出生那一刻,就認為一切都已經注定好了,那哪來的虎爸虎媽?哪來的補習,才藝學習?哪來的升學壓力?反正一切都已經注定好了,不是嗎?所以,那些口口聲聲說相信命運的父母,也未必真的那麼宿命,只是到了孩子不學無術的時候,用這樣的藉口來安慰自己罷了!

我相信命運,但是也相信努力;但是不相信家庭教育毫無底線地影響一個人的一生,我們作為父母,不是要養出另外的我們,而是期望教出比我們更懂得思考,更懂得爭取,更懂得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和有擔當的下一代!

對於藍天,我最深切的希望就是

他能

認識自己,找到自己,做自己!不成為社會的負擔,在有能力的時候,可以回饋社會,幫助他人

如果,他的父母--我們,有些地方讓他感到不盡如人意的,我希望他可以多和我們交流,也許我們可以找到更適合的方式。或者他也可以像我的朋友A和E一樣,長大以後,振臂疾呼:

“孩子,你們一定不要像我一樣!”

----------------

2015年5月1日

好朋友A和E住在美國,他們是千山在美國讀研究所最要好的同學,他們二人在研究所認識拍拖,後來結婚。我和同樣來自台灣的E特別投緣,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!

研究所畢業後,他們雖然回到三藩市灣區,我們還是住在洛杉磯,但是還是時常保持聯繫,直到最近這十多年我們搬到香港才少了聯繫。前一陣子,再與他們重新聯繫敘舊時,發現從來不愛旅行的他們,居然也在孩子出生後,改變生活的形態,開始努力地帶孩子到處走走,到處旅行!到目前為止,他們搭乘了好幾次的遊輪,在北美和中美洲都留下了足跡,也到過歐洲旅行。

這對我來說,頗為震撼,因為我記得當年他們多,多,多不喜歡旅行!!!

今年四月初我們回到香港,他們剛好也帶著兩個孩子來香港旅行,這是他們孩子第一次踏足亞洲,他們都感到非常興奮;於是我們就約好了一起吃飯。在一陣寒暄與感慨後,我問了E那個存在我心中多時的疑問:

“你以前從來不旅行的,怎麼現在那麼常旅行呢?”

E看著我說了一段讓我頗為訝異的話,使我明白到原來事業投資做得如此成功的父母,還可以因為如此而大聲疾呼

“孩子,你們一定不要像我一樣!”

“我和A都是沒有什麼興趣和嗜好的人,時間一直都是花在投資,股市和賺錢中,和我的父親一樣。我的父親很早就退休,退休後沒有朋友,沒有興趣,沒有夢想,除了賺錢就是賺錢。現在我的父親八十多歲了,每一天除了看醫生,做復建以外,就看股市,收房租,對什麼都沒有興趣,也都不想做!我看著他都覺得無聊,好無聊!再看看自己好像也在走著他的路,生活上幾乎沒有任何的趣味性可言,想到這裡我們居然有點恐懼,害怕我們的孩子也跟我們一樣,一輩子就這麼無聊地過下去,所以我和A決定自從孩子長大以後,就每一年帶他們去旅行,看看這個世界!不要孩子像我們一樣,無趣,無聊,生活除了賺錢就是賺錢,我想要他們知道世界有多大?有多美?

我接著問

“那你們現在喜歡旅行了嗎?”

E聳聳肩說

“我和A還是不喜歡旅行,覺得好麻煩,旅行一直不是我們的夢想,中年以後開始帶著孩子旅行也不覺得特別好玩,所以旅行的心情是要培養的。我身旁很多朋友覺得出去旅行很浪費錢,不如在家裡省錢,又舒服,但是人家至少買買名牌,吃吃館子,我們則是宅在家裡,沒有任何購買慾。我想如果是這樣,我們賺錢的目的就變成只是數字的變動了。既然沒有在花錢,那賺錢幹什麼?前思後想,還是覺得走出家門最實際,又有親子時間,孩子又長見識,我們也可以趁著還可以走動的時候到處看看。“

這是那個口中只有投資,投資,投資的E說的話嗎?我很震撼。

E又接著說

”我的父親算是投資非常有道的,可是他那樣的生活卻是我最厭惡的!想想,一個人一天就貼著螢幕看股市,一開口就是房地產的人,銀行數字的人,然後用他的財富把孩子都留在跟前!現在他最熱衷的就是怎麼節稅,避稅把他的財富給他的孩子。說到這裡,我也為他感到淒涼,也為自己感到害怕;是不是再等數十年,我和A也是這樣呢?而我們的下一代也是這樣呢?所以,就算我們怎麼不喜歡旅行,就算每一次出門都像脫一層皮一樣痛苦,我們還是會為了孩子出去走走,希望孩子以後的生活可以更加出彩!”

我再仔細回想也A和E的研究生生活,他們確實是那樣的人:在美國讀大學就已經開始在股票市場牛刀小試了,到了研究所更是天天股票經。最喜歡的旅行就是到拉斯維加斯賭錢,因為A的運氣特別好,每一次去賭錢都能贏上好幾千元美金,所以他們十分熱衷到拉斯維加斯賭錢旅行,除此之外,他們的生活就是研究股票和怎麼賺更多的錢。之後,他們外派新加坡,有了優厚的收入,開始在美國買房地產,從此當然就忙著做房東了,旅行對他們而言,更遙遠了。

我們常常聽到很多父母不要孩子重蹈覆轍,逼迫孩子好好學習,認真向上;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事業成功的人父母,為了不讓孩子跟自己一樣不懂得生活與旅行,積極踏出自己的舒適區(comfort zone),陪著孩子到處旅行的!

我的身旁不乏那些手中握有十幾,二十幾套,甚至於幾十套房子的朋友,他們都有他們享受生活的方式,這也是很私人的選擇,不容他人置喙,只要自己賺來的錢用在享受人生,讓自己的生活有了不同層次的色彩,都是會生活的人。像E這樣努力反思,害怕下一代和她一樣無趣而做出改變的,我倒是第一次看到,尤其對很多人而言,她的父母留給她的財富,與她和A積累的財富都是令人欣羨的,但是她對父母的生活模式無法苟同,厭倦自己一成不變的生活,而對金錢積累的目的提出了疑問,進而執意為了孩子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,讓我非常佩服!

改變,確實是困難的。

對我也是一樣,誰也無法明白:我是怎麼從一個每一天按著計算機,計算自己每一天工作可以賺多少錢的上班族,到今天依然還有強大工作能力的我,居然就選擇退休,並且來到昂貴的澳洲退休,過著吃喝玩樂,無所事事的生活,那真的不是我,原來的我。我想,我也許也在我的父親身上學到了一些東西,我也積極讓自己不要像他一樣;我堅信,生活除了存款數字的跳動以外,還有很多可以值得自己付出的!

備註:A和E都已經退休幾年了,他們現在五十歲都不到,選擇退休就是為了享受生活!他們退休前年薪美金數十萬,放棄真的不容易!你可以說他們是賺夠了,但是錢沒有人嫌多,我認識更多比他們有錢的,都在為孩子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打工!

A和E除了帶著孩子旅行,他們也積極尋找孩子上了大學之後的旅行遊伴,我們已經說好了,我們的孩子一上大學,我們就相約一起過過我們的遊牧享老的逍遙生活,地點當然是在我最愛的--歐洲了!

 

arrow
arrow

    千山萬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