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人到中年》澳洲老人

2010年,我們到泰國渡假,巧遇了一對來自澳洲的老夫妻(原文:一定要優雅地老去),正值我們決定要搬到澳洲退休享老的前三年,今天2016年3月28日,我們已經在這個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國家之一的澳洲,生活了快三年了。時間的飛逝,令人不勝唏噓,但是這八百多個站在夢想頂端的日子;那一份滿足與歡喜,那一份自信與自在;平添了生活的姿彩,厚實了生命的深度,也驗證了夢想的力量與夢想果實的甜美。

有夢,一定要去追隨。

澳洲的美景,美食,美麗的氣候,舉世聞名;年年都在世界各個不同的抽樣調查中,榮登最宜居,最幸福,最適合兒童居住,最適合退休的前十名,而且常常不只是一個城市,而是十名內有好幾個來自澳洲的城市;讓一個一生努力把家搬到自己最愛地方的我,感到與有榮焉,格外珍惜得來不易的幸福。

澳洲的老人,是這個美麗國度裡最怡然自得的一幅圖畫,他們遍佈整個城市,以最輕柔的步伐,走出一個個令人動容的音符。歲月在他們的臉上刻畫出深刻的痕跡,卻不曾改變他們對生命的追求直到他們年華逝去。老了,意味著可以歇息了;他們不等待,不期望,自然也就沒有失望與怨氣,孩子大了以後,他們頭也不回地去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。年老對他們而言,就是一個生命的循環,一個自我追求的開始,一個跨出菜米油鹽醬醋茶的動力;此刻,生活回歸到自己的最初,終於可以聆聽自己心中最大的需求,於是在龐眉皓髮的歲月中,澳洲的老人眼中,多了一份很多,很多東方老人沒有的篤定,自若和優雅。

雪梨的一天從早上七,八點就開始了;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中,無論你是如何匆忙,你都能在這個城市裡面,找到一種寧靜與淡定,一種閒情逸致,一種屬於歲月的溫文儒雅,書寫在一張張滿載歲月積累老人的臉龐上。我常常喜歡一個人,或者和朋友;坐在咖啡廳的一個角落,看著他們,或者他,她;如何在滿室的咖啡香中,自得其樂,疲暮的時光在他們的手中,揚眉吐氣。

與朋友一起同樂,和自己一個人獨享一杯濃醇的咖啡,對澳洲老人而言是一樣的;在他們身上我看不到任何的不同;但是不知道為什麼;在台灣,在香港,一個人獨飲一杯咖啡的老人不多,就算看到了,也給人一種凋零的感覺;這是文化認同的差異嗎?還是老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嗎?他們總是在等待,等待孩子的陪伴,等待一家人歡天喜地地帶著老人出外走走,出外吃飯,出外買買東西。

對很多東方的老人而言,少了孩子陪伴的生活,就是一種缺失;因此,很多老人足不出戶,他們用了大半輩子,養家活口,再用自己晚年等待孩子的回報;於是我們家鄉的老人們,總是給我一種梧桐早凋的淒美,這種“美”是老人們在風燭殘年中,回看自己一生人為了家庭所謂的犧牲,所謂的奉獻,所謂的不圖回報而彰顯出來的;而那個“淒”也是因為老人竭盡一生人,除了家庭,沒有自我,沒有追尋;到了晚年,只能盼望孩子回報中,在社會變遷,家庭結構改變中,無情地“泄露”出來的。

中年提早退休搬到澳洲,我瘋狂地愛上了澳洲,愛上了雪梨,也愛上了這兒屬於老人們的那一份自在與自我。

這十幾年,隨著中國房地產的快速發展,很多一線城市的房價,已經飆升了十倍,甚至於二十倍;面對這突然而來的財富膨脹,中國大陸的家庭也正在經歷一場一胎化後,大規模的家庭財產爭奪戰;社會版中充斥著各種千奇百怪,令人匪夷所思的新聞,中國人千年以來,凡事以孝為先的傳統價值,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。

以前,很多人都批評西方老人自私,孩子養大了就自己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;反觀中國現今社會的各種問題;一線城市的老人還能有份孩子盼著的財產,可以喚回出外已久的遊子返鄉探望(但是所伴隨而來的問題,令人不忍深究);那些三,四線的老人,沒有在財富爆發中得益的老人們,就只能靠政府立法,強逼孩子回鄉探望,奉養老人!(延伸閱讀:回家探望父母立法了!)

時代變了,傳統的價值觀也受到了質疑;對我而言,生命只給予我們一次的機會;任何把生命的意義完全附著在下一代身上的想法,注定要給自己的年老的歲月中,增加了更多的未知數;如果我們不可以改變別人(別人也包括社會,自己孩子,他們的配偶等等),不如改變自己,而改變自己的第一步就是給予自己生命最大的平台,那就是找到自己的興趣,夢想,然後再用半輩子來享受與完成它!

兒孫自有兒孫福,自己成就不了的,也別依靠孩子完成,因為人都只有自己的一輩子。

澳洲的老人顛覆了我對很多年老的看法,在雪梨逍遙自在的咖啡廳,餐廳裡,我遇見了年老最優美的姿態;同樣地在澳洲的水木明瑟中,我也目睹了澳洲老人如何成為這一片水天一色中,最旖旎的風景。

(延伸閱讀:我也要這樣老去!

 

arrow
arrow

    千山萬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