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關於做母親的事》孩子,送不送私校?

Q是身旁一個跟我不是很熟的媽媽,但是關於她的一心一意為了培養孩子的事兒,我是早有耳聞了。

她這一路走來,為了孩子,可以說是不遺餘力;平時孩子的補習,才藝班,球類學習,游泳課,樣樣都不能少。孩子出門光鮮亮麗,自己則是簡樸到了家,一件衣服來來去去可以穿好幾年(這好像也是在說我自己喔!)。她省吃儉用,一分一毫,從孩子的穿著打扮,孩子的琴棋書畫,一直到咬牙送孩子上私立學校,都在所不惜。

在Q的眼裡,除了孩子,就是孩子,仿佛孩子的成就,就是自己的成就!

最近,再看到Q的時候,只見她一貫樸實的外表下,還帶著一臉焦慮與疲憊,這是以往較少看到的;再從朋友那兒打聽,才知道她一心一意希望培養成才的孩子,在進入雪梨著名的私立學校就讀後,不但沒有如她所期望的,因為感恩於父母克勤克儉,縮衣節食,而發奮圖強,努力向上,以便日後能成為人中之龍。相反地,孩子因為父母親對他的期望太高,挫折感太大,加上學校裡面的富人太多,漸漸有了自卑的心理,開始逃避上學,每一天都藉病在家休養。面對高昂的學費支出,孩子動不動就“休兵”在家,Q的心說有多苦就有多苦啊!

在雪梨比較著名的私立中學上學,一年學費大約是兩萬五左右,折合台幣是55萬,外加一些其它補習和才藝學習,那至少也要65-70萬台幣。這是稅後要支出的金額;澳洲是一個稅收極為高的國家,一個家庭要為孩子的學費付出三萬澳元(台幣70萬),意味著稅前的收入要四,五萬(台幣100多萬)。朋友的家中,原本只有先生一個人上班,我不知道他到底賺多少錢一年,但是從朋友的與日俱增的壓力山大中,可以看出這一路培養孩子的開銷,確實是已經成為了他們家庭十分沈重的負擔。

以往,孩子還在公立小學就讀的時候,我還能聽到他們返鄉探親,澳洲國內偶爾出遊的消息,自孩子讀了私校,別說出國,Q連和朋友的聚餐都減少了很多。十多年沒有出來工作的她,前一陣子,也在附近華人超市找到了收銀的工作,就是為了貼補孩子的學費,不得不“重出江湖”!但是,另外一方面,又感覺孩子都上了私校,自己還這般拋頭露面,臉上掛不住。

有什麼辦法,夢想是美麗的,現實是殘酷的!

以前,很多人都會問我,在香港/澳洲送孩子到私立學校就讀,學費多少錢,我通常都會大概說一下,但是要是朋友多問幾句,再在那兒三琢磨的話,我就會勸她:

其實,送孩子去私立學校上學,要是會造成自己家庭生活品質的下降的話,那就不應該送孩子去,因為很多父母,會因為自己的“犧牲”太大,把壓力無形,有形地加諸在孩子的身上。這些壓力,能給孩子帶來極為負面的影響,造成孩子和父母極大的隔閡,造成日後不可磨滅的傷害。

以Q的例子來說,她的先生對於她強力支持送孩子到私立學校一事,也一直頗有微言,原本還算和諧的婚姻關係,也響起了警報,幾次重大的爭吵,都和家庭經濟的緊縮有莫大的關係;這也間接地給了孩子更大的壓力,因為父母親之間的爭吵,總是圍繞著金錢,而自己又是整個家庭最大的開銷源頭。

這對孩子來說,實在太不公平了。

在澳洲就讀公立學校,一年也就是一千多元(台幣兩萬多),加上旅行,最多兩千元(台幣四萬元)。比私立學校的收費,便宜很多。這還不說,要是連公立學校都負擔不起的家庭,學校還可以幫忙申請一些政府補助,孩子的教育絕對不會因為家裡的財務狀態受到影響。但是就讀私立學校就完全靠自己了。我認識一些媽媽,因為孩子就讀私立學校,家裡的配車立馬升級,孩子可以申請免費的火車票也不屑申請,一年還要特意出國旅行幾次,這樣才能和同學們有共同話題。這樣的媽媽們,說實話,要是家庭負擔得起,不要把學費和孩子的學習成效掛鉤的話,我覺得選擇私立學校,就是很個人的選擇,沒有什麼讓人置喙的餘地,但是我的朋友Q的情況並不是如此。

現在回到今天話題的重點:孩子,送不送私校?那,先要說說,為什麼要送孩子到私校?

很多人的理由不外乎是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,為了面子,讓人家知道自己有強大的負擔實力,也為了讓孩子可以跟富貴的朋友學習,看看能不能因為近朱者赤,提升自己的品味啊,鑑賞啊,什麼的。我認為,只要經濟允許,不要說送私立學校,家長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,反正多了的錢,以後也是留給孩子的,留給孩子以後花,不如現在看著孩子,跟著孩子花,不是嗎?

可是,在現實生活中,有一群人,他們送孩子去私立學校,就是為了培養孩子,盲目相信私立學校比公立學校更能教出人中之龍,更能讓自己的孩子卓爾不群!他們掏光自己的所有,不惜用盡自己的歲月年華所積累的財富,就為了培養出一個不同凡響的孩子,可以光宗耀祖,可以彌補自己一生的遺憾,可以在自己年老時,孩子感於寸草春暉,慈烏反哺,因此,這一群父母一生所謂的成就,就建立在自己孩子的成就上,為此父母親們夙夜不懈,竭盡所能。

這樣的投資,到底值得不值得?

我認為這樣的投資,不但不值得,而且對孩子是最不公平的。時代的改變都讓我們早已經明白到“養兒防老”已經是不符合現今社會的趨勢了;房價的高漲,讓現在很多二,三十歲的年輕人,因為無法承擔,而被逼和父母同住在一個屋簷下,要這樣的一代人,肩負我們年老後,奉養我們的責任,是頗為艱巨的,所以父母親要是沒有多餘的錢,千萬不要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去!更不要為了栽培孩子,把自己的老窩賣了。不要,不要,不要,重要的話,要說三遍

當我們都不再認同“養兒可以防老”的同時,我們為什麼還要孩子呢?為人父母的都知道養孩子是最花錢的,但是為何還是有那麼多人,就算自己不育,也要想盡辦法,有個孩子呢?千萬不要告訴自己和孩子,有孩子,是為了要讓孩子成就自己無法成就的!

對我而言,養兒育女就是為了享受和子女在一起的歡樂時光,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多彩;子女的世界是屬於子女的,我們只能是那一個在一旁搖旗吶喊,一路喊加油的人。千萬不要搞錯了,自己跑進了子女的跑道,拉著他們的手一路漫無目的地狂奔!因為我們自己也有自己的跑道,看清楚自己的跑道,才能幫自己的孩子,梳理清楚屬於他們的跑道。不會決定的孩子,就學不會擔負的能力;為此,送不送孩子到私立學校,除了父母的意願外,孩子怎麼想也是非常重要的!

Q目前的狀態有點騎虎難下,孩子的退縮,先生的責難,自己的夢想,每日況下的家庭關係,我很想勸她“如果撐不下去了,那就轉回公立學校吧!”但是她又擔心孩子的適應問題,面子問題,公校資源和師資的問題等等。對她而言,什麼都是問題;但是難道最現實的經濟問題不是問題嗎?

送孩子到私立學校是一個漫長並且耗費的過程,如果對一個家庭來說,會大大地降低生活質量,會大大增加先生的經濟壓力,都不應該送。而且孩子的學習表現,也不應該因為認為孩子到了私立學校,就應該突飛猛進,百尺竿頭。

我身邊好多年長,已經退休的朋友,他們孩子現在都立業成家了。從他們孩子目前的事業發展來看,我們幾乎看不出來,他們的孩子以前就讀私立學校還是公立學校?倒是有好幾當年十分勉強地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的朋友,現在想起來都後悔不已。他們說“要是再給我一次機會,我就把錢留給自己養老,這樣這些年來,我和孩子的關係就會好很多!”還有的說“要是當年把送孩子去私立學校念書的錢拿來買房子,現在孩子就能有自己的房子,也不會到了三十幾歲了,還跟我們擠在一間房子裡,婆媳關係各種問題,也可以得到緩和了!”

一個家是屬於家庭每一個成員的,父母親的快樂,和孩子的快樂一樣重要。很多父母親喜歡說“孩子你快樂,我就快樂。”這句話初聽似乎充滿了愛,但是對我而言,這是為人父母最不負責任的一句話。為什麼你的快樂必須建立在孩子的身上?同樣的,孩子的成就,怎麼能變成父母的唯一成就呢?父母親,自己做不到的事兒,孩子又怎麼能做得到?就只是因為,我們給了孩子更好的平台?

人生的道路很長,所謂的成功的定義,也會隨著自己年紀的消長而改變。你今天相信的,他日未必就是真理。人,都有自己的一輩子,不要幫孩子計劃太多,讓他學著自己決定,自己承諾,自己承擔結果,不要像Q那樣,孩子一句

“當初是你逼我去私立中學的!”

Q自己啞口無言,孩子不知道為什麼一定要進入私校,進了父母咬緊牙根送進的私校,依然無法認識自己到底要什麼,幫自己做最好的決定。

有人說,懶惰的媽媽才能教出最能幹的孩子,對此我是有部分認同的。

送不送私校?有錢都不是問題,要是勉強送的,真的要好好想一想,如果再加上你有超過一個孩子,那就更要再三,再三,再三考慮,因為不公平的父母親,是很多家庭失和,兄弟鬩牆的源頭,不要輕易說“因為他是老大,或者因為他是男孩,所以重點栽培!或者更殘忍地說,因為他比較聰明,比較會讀書,所以才送去私立學校。”

送孩子去私立學校,要是送了一個,那其他的最好也送,至少也要尊重其他孩子願意上私校的意願!

一個孩子是負擔,兩個孩子就是兩倍的負擔;為了成就第一個孩子的學業,犧牲了整個家庭的假期,餘下孩子的學習機會,這樣的安排,合適嗎?

(延伸閱讀:說是為了孩子犧牲,太沈重!

 

arrow
arrow

    千山萬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